為了提昇工作能力和充實專業知識,自二月起陸續幾個週六到台北上教育訓練課程,

每次上完六小時的課,早已腦袋重重,飢腸轆轆,需要靠美食來撫慰與填補。

之前上完課後的晚餐都是在台北車站二樓的微風美食廣場解決,

這回去想說換點別的,吃吃車站附近道地的美味小吃。

先前曾和在台北工作的友人MSN,他強力推薦南陽街巷內"胖哥餐飲"的控肉飯很好吃,

上課前兩天我向他詢問,他熱心提供該店的相關網站,我記下地址並看了地圖,

記著館前路隔條就是南陽街,於是安心入睡,期待隔日的晚餐--控肉飯和苦瓜排骨湯。

天知方向感差的我竟把地圖左右街道記錯了,以面對新光三越為基準,

南陽街在其左側,我卻走往右側的懷寧街,最後竟走到了重慶南路。

看到書店林立的重慶南路,憶起小學時爸爸帶我和哥哥上台北學書法的回憶...

突然想起有家好吃的排骨麵似乎就在附近,連忙打電話向老爸確認,果真沒錯!

於是打消吃控肉飯的念頭,改吃排骨麵。反正已經走錯路了,就將錯就錯吧!

走進重慶南路和武昌街交界處,看到武昌街上的城隍廟,對面就是"好味道"排骨大王。

隔兩三家商店,還沒踏入"好味道"的店門,我隱約聞到炸排骨的香味...

嗯...這就是熟悉的"好味道"!

(當日沒帶相機,照片是用手機拍的,效果不是很好。)

好味道排骨大王的店內裝潢,餐桌椅等擺設,二十年來沒啥大變化。

菜單也依舊,排骨、雞腿、魚排就這幾樣主菜和飯麵冬粉等做搭配,加上一些小菜和自製飲料。

一進門映入眼簾即是一大盆香味四溢的炸排骨,它可是鎮店之寶,令我懷念的"好味道"。

我點了小碗的排骨麵,售價一百元,記得小學時好像是七十元吧!二十年來漲了三十元。

蔥花、酸菜、豆芽菜、細白麵條、炸排骨加上清湯,這就是"好味道"的招牌排骨麵。

這一味,每次到店必點,至今我從未嚐過其它的餐點,老爸也是如此。

好味道的炸排骨不像一般店家是裹粉油炸,只是將帶骨的豬排用醬料醃過後直接下油鍋。

一公分厚實的排骨,沒有過多的醃料覆蓋,大口咬下,滿是豬肉的鮮甜,肉質紮實有嚼勁;

麵條軟硬度燙得剛好;酸菜甜鹹味恰到好處;茶色大骨湯清甜不膩。

融合這簡單四味的好味道,我已迫不及待大快朵頤一番啦!

(可惜手機的照相功能拍不出相機的畫質,照片和實物色澤有誤差。)

事隔二十年,我獨自來到"好味道",望著店內陳設,吃著排骨麵,憶著小時候...

記得小學時我總會把三分之一的麵條給老爸,因為我吃不完。

但那塊炸排骨一定全部吃下肚,一口也不讓給別人。

二十年後我全部吃完了這令我懷念的好味道,

飽足地帶著小時候上台北學書法的回憶離開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um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