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文/楊國明 |
到國立歷史博物館參觀米勒的名畫《拾穗》後,有很深的感受。 一是,依稀記得懵懵懂懂的幼年時期,住在三重鄉下,曾跟著家人在別人的落花生農地上,撿拾農地主人採收後遺落或丟棄的小「土豆」,回家炒成配稀飯的小菜。因此賞畫當下,跟《拾穗》裡三名在收割後的田裡俯身撿拾麥粒的貧婦,產生了異時空的交流。 二則跟農事無關,而是爬了三十個年頭的格子,竟也因「拾穗」而起。 大學畢業那年,我「不知天高地厚」的,把教授上過的一篇英文小說《牆上的臉》翻譯出來,投稿到一本以米勒這幅名畫《拾穗》為名的雜誌,不久後被刊登出來。 從此,我訂了多本英文雜誌,翻譯許多文藝、動物、醫學、科學等文章,跟《拾穗》前後結緣有六七年之久。在左營當兵時,我還曾去《拾穗》月刊的辦公室拜訪當時的主編。因為當時大膽的踏出了第一步,我的腦海中不僅深刻的保存著《拾穗》裡三名拾穗婦女的形象,還「無心插柳」的踏上了爬格子的漫漫之途,至今未曾間斷。 有人說:對同一件事能堅持這麼久,真不簡單;我則認為:踏出第一步才最困難。所以,對於任何夢想,踏出第一步是需要一些努力,也許並不順利,但當你勇敢的踏出去後,「隨著接踵而來的每一步,你可以無限的增加那第一步的價值。」(With every additional step you enhance immensely the value of your first.—Emerson) |
(本文摘錄自國語日報)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